2025 年是天津解放 76 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天津并发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
1月15日是天津解放纪念日,也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纪念日。景华公益基金会牢记总书记“四个善作善成”“四个以文”和“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的殷殷嘱托,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宗旨,在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织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红色伟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野后代联谊会,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青团天津市委、天津市北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的指导下,携手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市烈士陵园、天津·润园、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九三学社天津市委青工委、天津市蓟州区礼明庄镇、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天津市心羽公益基金会、天津市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天津市和平区汉阳道中学等单位,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致敬英雄前辈 共创美好未来”——纪念天津解放76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一周年》系列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公益使命,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贡献力量,确保红色江山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当日上午 10 时,一场充满崇敬和感恩的沉浸式展演在平津战役纪念馆主展厅正式开启。
参观之前,天津市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天津市和平区汉阳道中学的少先队员为各位开国元勋后代和将士后代亲手系上红领巾。
景华公益基金会邀请到毛泽东侄女毛小青、朱德外孙刘武、罗荣桓孙女罗庆、彭德怀侄外孙张峰、刘亚楼之子刘煜滨、李天佑之子李亚滨、邓华之子邓穗、苏静之孙苏立、张志之女张景华等多位开国元勋后代和将士后代莅临活动现场,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聆听史实讲解,重温峥嵘岁月,向英烈致敬。
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师琦童一曲《西柏坡的思念》,将观众带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革命圣地西柏坡,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东北野战军第 1 纵队司令员李天佑将军之子李亚滨在“李天佑的绘图包”文物前,深情讲述了绘图包背后的革命故事,让大家感受到了李天佑将军浓厚的革命情怀和崇高的精神品格。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总指挥刘亚楼将军之子刘煜滨在“刘亚楼的皮大衣”文物前,动情追忆了父亲刘亚楼的戎马一生,讲述了大衣背后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平津战役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刘万成和小小志愿讲解员刘宏雨采用天津特色曲艺形式精彩演绎对口快板——《不朽的岁月》,让天津战役的光辉历史更加深入人心。
香山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徐子添带来情景宣讲《奏响中华民族最强音》,让观众一起在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中,感受那澎湃的激情与不屈的精神。
此次沉浸式宣讲采用歌曲、快板、宣讲等融合创新的形式,讲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品格,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深受触动,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 76 年前那个血与火的战场,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情以及革命先辈不怕苦、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景华公益基金会爱心大使、中国翰林书画院副院长严浩先生为平津纪念馆捐赠“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书法作品。同时张景华等将士后代为平津战役纪念馆捐赠自己父辈事迹的书籍,他们将珍贵的历史书籍和资料捐赠给纪念馆,希望我们能够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上午 11 时,参加活动全体人员驱车来到天津市烈士陵园举行了一场庄重严肃的座谈会。
毛小青、刘武、罗庆、张峰、刘煜滨、李亚滨、邓穗、苏立、张景华等多位开国元勋后代和将士后代肩负着先辈的荣光与使命,为天津市烈士陵园编撰的《解放天津二十九小时·烈士事迹》序言题字,这不仅是对过往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传承红色基因的深情告白。
解放天津前线总指挥刘亚楼将军之子刘煜滨、解放天津西线指挥员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李天佑之子李亚滨以自己父辈的战争故事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而庄重的党课。
随后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孙宏波同志致辞,并代表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向为此次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景华公益基金会荣誉会长、东北抗联、东北野战军张志之女张景华在现场发表讲话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强调了烈士陵园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意义。
景华公益基金会荣誉会长张景华、天津市烈士陵园主任祁功勋共同为“景华公益基金会红色教育基地”揭牌。
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党委书记张宏瑛代表织采宫崔黄口国际地毯文化展览馆,携手景华公益基金会为天津市烈士陵园捐赠了当年国务院赠送给联合国的国礼“长城”挂毯送审样稿的复刻品。
座谈会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在天津市烈士陵园无名烈士墓区,向参加天津战役牺牲的烈士默哀、敬献花圈、鲜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上午活动结束后,基金会慰问了天津市相关部门的老领导和红色文化传承人,感谢他们为基金会的创办、发展和公益活动做出的卓越贡献。
下午15 时,嘉宾们走进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开国元勋下榻过的天津·润园参观,并开展《致敬英雄前辈,共创美好未来》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近距离感受了润园厚重的红色历史底蕴。与会人员深刻认识到传承好红色基地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关键之举。要深入挖掘红色基地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内涵,将其融入城市建设、文化传承、教育普及等各个方面,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天津·润园特意邀请了中国好人、中国最美志愿者、中国优秀先进个人获奖者、八十二岁高龄依然活跃在志愿活动中的张振东老人为大家进行引导、讲解。全体嘉宾在张老的带领下参观了润园,通过展览和参观,嘉宾们深刻感受到了毛泽东主席与天津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伟人的赤子情怀。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嘉宾们的参观体验,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红色历史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参观结束后基金会与润园共同举行了“景华公益基金会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党委书记张宏瑛书记代表织采宫,天津市景华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天津市委青工委副主任殷陈君代表景华公益基金会,向润园捐赠了国礼“长城”挂毯送审样稿的复刻品。
基金会的工作,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离不开爱心大使、公益组织同仁、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织委员会与景华公益基金会联合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心人士与爱心企业颁发了贡献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获奖者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期许与激励。获奖者们纷纷表示,将继续秉持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为传承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不懈努力,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景华公益基金会始终秉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宗旨,致力于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深入开展。此次纪念天津解放 76 周年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传承和弘扬天津的红色文化、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未来,景华公益基金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为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铭记历史,接续奋斗!让我们带着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先辈的感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奋斗,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