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县文都乡修藏小学改造

发布时间:2013-11-17

 致天津景华爱心团队的求助信

 

 

尊敬的天津景华基金会,各位爱心人士:

大家好!

    循化县文都藏族乡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修藏小学校,由于地处高原、山大沟深,属于青海东南部半农半牧区,经济还相对还很落后,目前校舍年久失修、缺乏必要的教学配套设施,存在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对孩子的安全保障、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未来发展都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我们从省民政部门获知,贵会长期致力于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多次资助我省少数民族孩子实现他们的梦想,所以冒昧向贵会求助,请求贵会能够组织爱心人士,支援我们对校舍进行必要的改建,对教学设施设备做必要的更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修藏小学的基本情况

循化县文都藏族乡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藏传佛教的领袖第十世班禅大师的故乡,位于循化县城以南19公里处,平均海拔在2200。全乡共有16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13808363人。文都学区现有15所学校,其中初级小学11所、寄宿小学2所、民办幼儿园2所,共有49个教学班,1252名在校学生(其中女生569名),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教职员工88名,其中专任教师54名,代课教师22名。我们修藏小学地处修藏村,距乡政府约5公里,辐射文都乡修藏、拉龙哇、尕麻和扎沙口四个自然村,服务人口1552人。学校占地面积7.5亩,校舍面积284平米,由于受校舍及师资条件限制,学校现只设有学前班和一、二年级共三个年级, 有97名学生,教师4名,其中两名为代课教师。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

1、校舍及办公条件相对落后,校舍年久失修,墙壁破旧,遇雨则漏,学生不能正常上课;围墙均为80年代修建的干打垒土墙,目前破烂不堪,既影响校容校貌,又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存在极大隐患安全

2作为村级学校,不但是小学低年级学习的场所,而且也是学前幼儿学习的主要场所。由于缺乏学前幼儿班及一、二年级应具备的各种教学辅助设施,老师教学只有粉笔、黑板等最简陋的条件,根本没有任何电化教学的设施,教学手段很单调;学生除教室以外就是在校园的中打滚玩耍,课外生活显得枯燥乏味,无法进行素质教育、开启学生智力。

3、由于学校布局调整,修藏学校曾被列入撤并范围,致使该校长期未能列入危房改造项目。但是近几年,在当地群众强烈要求下,学校得以保留。再加上修藏学校服务范围大,急需对目前的修藏学校进行改造或重建。

三、需要爱心资助的项目

1、原校舍为砖混结构,房顶为预制板,因年久失修,房顶渗漏,现处理房顶需掀开预制板,重新用水泥钢筋加固现浇处理,处理面积284平方米,每平方米400元,需投资113600元,其中:

    室:36 × 4 =  144

教师办公室  20 × 1 =  20

教师宿舍:20 ×2 =  40

教师办公室:20 × 2 =  40

厨房及库房:20 ×2 =  40

2、粉刷校舍  612×15 =9180

3、新建厕所35平方米,每平方米800元,需投资28000元。

4、重建围墙250,每米550元,需投资137500元;

5、教学辅助设施需投资30000元,其中:新购置幼儿滑梯,需购置费25000万元;  幼儿玩教具5000;

6、建设40平方米的多媒体教室一间,每平米1600元,需投资64000元;

7、开设学生食堂,需购置食堂灶具约5000元。

以上项目总需投资387280元。

四、爱心项目的预期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将彻底消除修藏学校的危房,改善办学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四个自然村的97名适龄儿童的入学难、上学难的瓶颈问题,直接受益人群可达1552人。解除家长们对子女上学的忧虑,为师生创造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教学资源丰充裕的校园环境,提高适龄儿童入学(园)率,真正做到适龄儿童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并对提高本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以上情况及请求,恳请贵会派员核查并予以爱心资助为谢。

 

                               文都乡教育委员会

                            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联系人:

循化县文都乡学区  李加(藏族)校长

联系电话:13897716627  

邮政编码:811102